中国紫檀博物馆

(2009-10-28 19:30:51)

木材的好坏,有个简单的排序:黑黄红白,黑指紫檀木,黄指黄花梨木,红指红木,白就是其它的普通木材。紫檀木所以名贵,不仅由于其植株少、生长慢、木质硬,更缘于其成材率极低。本来就很不容易长粗,好不容易熬到成材了,也只有木头芯部的实材可用,外围大部分的“白表”都得扔掉。所以,从明代兴起硬木家具起,以檀为代表的名贵木材的身价就直逼黄金。即使为皇宫定做家具,用料也是省之又省,以至每件家具的设计用料都要得到皇帝御批方敢开工制作。

中国紫檀博物馆 紫檀木料

因此说,对于无权无钱无背景的小老百姓,要是在旧社会,活一辈子连紫檀木的毛都见不到。感谢万能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我们终于能在紫檀博物馆里一睹木黄金的真容了。

中国紫檀博物馆 紫檀宫

“中国紫檀博物馆是由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富华国际集团主席陈丽华女士投资逾两亿元人民币兴建而成,于1999年9月19日正式开馆,是北京市向建国50周年献礼的重点工程,也是迄今中国规模最大,集收藏研究、陈列展示紫檀艺术,鉴赏中国传统古典家具于一体的专题类民办(私立)博物馆,它的诞生填补了中国博物馆界的一项空白。”从紫檀博物馆官方网站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1. 陈丽华女士是个winner,事实上,她是2009年胡润百富榜第17位,胡润女富豪榜第3位。2. 陈丽华女士热爱紫檀艺术,这是废话。3. 陈丽华女士深得政府宠爱,所以在博物馆里能看到众多国内外政界名流的照片。4. 紫檀博物馆是私人财产,且投资巨大,不收点门票天理不容。我2004年去过一次紫檀博物馆,门票50元(可谓当年北京众博物馆中的翘楚),幸好博物馆通票里有一个免费名额,就没花钱。那会进门要接受严格的检查,包啊水啊相机啊一律不准带进去,门口还立着牌子,“馆内严禁照相,违者罚款200!”我自作聪明地把G5塞在衣服里带进去了,于四下无人处刚刚偷拍了一张,立马凭空跳出个中南海保镖打扮的壮汉把我教育了一顿。我才知道,这世界上原来有一种东西叫摄像头。上周六我又去了一次紫檀博物馆,门票依然50元,因为有人请客,所以依然没花钱。可喜的是,博物馆的规章制度总算开明了一些,进门不用存包了,部分展品也允许拍照了,中南海保镖不见了,代之以普通的保安小弟。所以说,历史进步的车轮是挡不住的嘛!

互动百科说:陈丽华乃满族后裔、正黄旗世家,自小在颐和园里长大,家中的陈设大都是用紫檀、黄花梨木制做的。所以不难解释为啥她对紫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博物馆中有几件展品就是陈家的传家宝,从这些传家宝的个头上来看,陈家就算不是京城的名门旺族,也绝非普通富商大贾可比。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的winner成长理论又一次成立了。

中国紫檀博物馆 紫檀故宫角楼

不过紫檀博物馆的野心远非家具,用紫檀木制造各种中国经典古建筑的模型才是最让人乍舌的。比如这件故宫角楼的模型,净重6吨多,按10%的出材率,也就是说耗费紫檀原木60吨,按30万元/吨的低潮市场价来算,也要1800万,何况紫檀木曾经卖到过80万元/吨的高价!2004年的时候,博物馆的顶楼曾经展出过一件紫檀制的天坛祈年殿模型,约摸着得有5个角楼模型那么大,足足占满了一层楼,您说这个祈年殿得值多少钱?恐怕比真的祈年殿都贵吧。当然,一提钱就显出我是looser了,成功人士从来拿钱不当钱。今年再去紫檀博物馆,发现紫檀制的祈年殿消失了,代之以一个柚木的模型。看了博物馆里播放的纪录片才知道,陈丽华把紫檀祈年殿捐给故宫了!(她同时捐了一批大件给世界各大博物馆,以弘扬中国的古典工艺。)如果康乾二帝还活着,爷孙两个在紫禁城里溜达,见到这么巨大的紫檀模型,不知会做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