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老工业城市,一般都有些不为人所注意的内秀之处,像沈阳的姑娘小伙子喜欢重金属乐,谁能想得到。匹兹堡的爱好更为广泛,这里有全美最棒的橄榄球队“匹兹堡铁人队”,北美冰球大联盟三届冠军“匹兹堡企鹅队”,全美排名第一的码农技校卡内基·梅隆大学(CMU),还有与UCLA齐名的公立匹兹堡大学……我老板说,匹兹堡大学和CMU的学生相互鄙视,CMU学生引以为豪的是自己的高智商(挨踢民工都这德性),匹大学生引以为豪的是公园般的学校环境和国际一流的人文气息。想想王小波和李银河就曾经生活、学习在这里,当真不可思议!
按王小波的笔法,他的母校里最直最硬的物件当数这座160多米的高塔,Cathedral of Learning。没准王二的豆腐厂里的那座高塔,原型就是它。没准正因为王小波梦见自己母校的高塔,王二才会梦见豆腐厂里的高塔,“如果让弗洛伊德来说的话,这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事实上这座高塔并非烟囱,不发射火箭,也没有耶稣,它是一座教学楼,世界上最高的教学楼!楼里面有茫茫多的教室、自习室、办公室、图书室,匹大的学生一辈子上自习都不用占座,想什么时候念书就什么时候念书,幸福得让为自习座位愁了七年的我直流口水。更过分的是,这座用来学习的大教堂里,还有29个Nationality Rooms(国家教室),每个教室按该国最传统的建筑风格装修,走遍29间教室,如一天之内环游世界,霍格沃兹魔法学校里也没有这么高级的玩意儿啊!
罗马尼亚教室,壁画上的人物是罗马尼亚的宗教英雄康斯坦丁王子以及他的儿子们。他们在奥斯曼帝国统治者的死亡威胁下,依然坚持自己的天主教信仰,拒绝皈依伊斯兰教,最终被处死。
中国教室,据说创意来自于皇宫紫禁城,不过在我们这些“内行”看来,更像王府饭店里的豪华包间。
英国教室,所有教室中最大的一间,看着是不是很像英国议会?没错,它就是照着威斯敏斯特宫里英国众议院的样子建的。二战期间,原版的英国众议院被德国空军炸了,英国人就把废墟里捡出来的壁炉啊瓷砖啊送给了匹大,也就是说,这里的英伦风比现在伦敦的国会大厦还要原汁原味。
为了在漫长的冬季中不被厚厚的积雪压塌,北欧的农舍都有高高倾斜的屋顶,在奥斯陆设计的挪威教室保持了同样的风格,窝在这么一个漂亮的木屋里,即使窗外风雪漫天,是不是依然能感到家的温暖?
捷克斯洛伐克教室,建成于这个国家尚未一分为二的1939年。拙朴的装修、素雅的壁画,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鼹鼠的故事》。这部可爱到爆的动画片成了我对遥远的捷克斯洛伐克最早的认识,恐怕也是唯一的认识。不知为啥,我就是有一股东欧情结,觉得苗条白皙的东欧妹子比丰乳肥臀的西欧妹子乃至美国妹子好看好几条街,整个欧洲我最想去的两个国家是捷克和波兰,什么时候才有机会成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