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与奉献 - 吴冠中捐赠作品展

(2009-3-9 14:44:03)

周六,跑去中国美术馆,参观了《耕耘与奉献 - 吴冠中捐赠作品展》。这次参展的近两百幅作品,都是吴老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和新加坡美术馆的传世之作。吴老今年高寿90了,这些画他收藏了几十年;虽然每幅都价值千万,但他自始至终没卖过一幅。吴老不仅捐出了画,还细心地为每幅画写了注解。他说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有三个,一个是夫人朱碧琴,一个是鲁迅,一个是凡高。我们从画里能看到凡高隐约的影子,从吴老的文字里,也能读出些许鲁迅的情绪吧。

吴冠中作品 都市之夜

《都市之夜》,“大点小点,是窗是户,非窗非户,都属楼型之铺助,线、面之帮腔。那浓重的红、黄、绿色块色点,跳跃着镶嵌在黑、白、灰的层面上,是夜之眼,灯红酒绿的喷发,画面的最强音。”

吴冠中作品 狮子林

《狮子林》,“苏州狮子林其实是抽象雕塑馆。中国人欣赏太湖石,独立的石或石之群体构成,园艺家的高品位审美观早已普及于人民大众。用点、线来构成抽象的石群之美,同时凭点、线的疏密表现块面之多样,则画面必然是抽象形式了,人们开始也许不接受。于是织入回廊、亭榭、浮萍、游鱼,导人们进入园林,跨入园林,便进入了抽象画境。这可说是我‘风筝不断线’艺术观的体现。”

吴冠中作品 老重庆

《老重庆》,“八年抗日战争,我居重庆郊区五年,忆及蜀中风物人情,仿佛第二故乡。故曾多次入蜀写生,每入蜀,情思脉脉,年光倒流。矗立在长江、嘉陵江交汇处的长江山城气势雄伟,、鳞次栉比的重庆的独特风貌举世无双。从造型艺术角度看,其重量、错落、黑白相间、垂线的统一与横线的连绵构成无比丰富的建筑雕塑感或雕塑建筑感。人家密集,彩点散泼,山径穿凿,是岁月营造之迷宫。”

拍完画展回家处理照片,让我深刻地想念起色卡这种宝贝来。上次佳能商业摄影沙龙里,X-Rite的副总过来讲了一通色卡和色彩校正,让我印象深刻。如果有个白卡,就不用连蒙带猜地调白平衡了!但话说回来,谁又看过这些画真正的颜色呢?恐怕只有吴老自己心里明白吧。